欢迎进入弥渡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我县晴,最高气温22℃,最低气温8℃,森林火险气象风险等级1级。(2024年11月14日16时弥渡县气象台发布) 2024-11-14 16:35:11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政府工作报告

德苴乡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18日在德苴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2024-07-04 16:13
来源:德苴乡人民政府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18日在德苴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德苴乡人民政府代理乡长  李 松    

各位代表:

    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恳请特邀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五年来,乡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紧紧围绕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十一五”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沉着应对汶川地震后国家宏观政策转变及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克服了重大动物疫情、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烤烟实行“双控”政策等多方面的困难和影响。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开拓奋进,“十一五”前四年,全乡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发展。2007年至2009年,全乡本级财政收入分别突破400万元、500万元、600万元大关,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2009年,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比2005年翻一番、翻两番的两个历史性突破。2010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大旱,全乡人民团结拼搏,取得了无人断水、无人断粮、无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无群体性事件、无安全事故“六个确保”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劳动力转移人数明显增加,主要农作物因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机关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社会秩序平安和谐“六个促进”的显著业绩。全乡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截至2009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416.2万公斤,比2005年的1283.8万公斤增长10.3%,年均递增1.99%;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7093万元,比2005年的4925万元增长44.02%,年均递增7.69%;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元,比2005年的1015元增长29.56%,年均递增6.71%;本级财政收入683.34万元,比2005年的384万元增长77.97%,年均递增13.23%;实现烟农总收入3400万元,农民人均烟叶收入1373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8万元,比2005年的692万元增长271.09%,年均递增31.36%;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达3620万元,贷款余额5830万元,存款比2005年翻一番、贷款比2005年翻两番。实现了本级财政收入、烟农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个历史新高。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打基础,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理念,抢抓机遇,努力营造谋项目、引项目、抓项目的浓郁氛围,把项目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五年来,全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投资3918.20万元,新建老米郎小(二)型水库并完成管网配套建设,实施完成苴德项目等9件烟水管网工程,小库塘改扩建18件,坡地改梯地工程5件,新建水窖10841件。交通建设:投资3099.00万元,实施完成了苴德公路油路化建设1件,混凝土浇筑路1件,弹石路3件,路基改造5件。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投资1623.06万元,实施完成了花鱼洞提水工程1件,人畜饮水安全工程3件,集镇饮水工程3件,自然村人畜饮水工程10件。教育卫生建设:投资1014.7万元,实施完成了4所完小的综合教学楼建设和4所学校师生宿舍楼项目建设和8个村委会的卫生室建设等项目。基层政权项目建设:投资198.04万元,全面完成了全乡13个村委会的办公用房建设。电力通讯项目建设:投资547.00万元,实施完成了3个易地搬迁村和1个村民散居点通电工程,新增广播电视网络光缆1834米,地面卫星接收转星调整3425座,移动通信基站13个,全乡电话家庭普及率达40%,移动电话通讯覆盖面达99%。

    (三)农业产业培植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乡审时度势、把握大局,按照培植和壮大烤烟、核桃、畜牧三大产业,做精辣子、蚕桑两个特色产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支柱产业对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支柱产业成效显著。烤烟产业:2009年,完成栽种面积12100亩,完成烟叶收购242.47万公斤,比2005年的169万公斤增73.47万公斤,实现指令性计划内收购均价16.44元/公斤,比2005年的12.10元/公斤增长35.87%,年均递增6.56%。实现烟农总收入3400.06万元,比2005年的1826万元增长86.20%,年均递增12.46%。实现烟叶税收599.18万元,比2005年的364.06万元增长64.59%,年均递增11.16%。均价、烟农收入、烟叶税收创下历史新高。核桃产业:2008-2009年,全乡新植核桃33571亩,补植补造4057亩。2010年,全乡新植核桃10000亩,加上历年发展的11350亩,“十一五”期间发展50000亩核桃的目标基本实现。畜牧业:2009年,实现生猪存栏24507头,出栏27181头。肉牛存栏21688头, 出栏3885头。肉类总产量3817吨,畜牧业总产值3847.19万元,比2005年的1673万元增长130%,年均递增19.76%。2010年,生猪存栏26412头,出栏28321头,肉牛存栏22508头, 出栏8413头,肉类总产量达3908吨,畜牧业总产值达4959万元,比2009年增长28.90%。辣椒产业:2008年,组建了德苴辣子协会。2009年,德苴华瑞辣子制品厂投资500多万元实施了技改和扩建,企业实现了由小厂向公司的升级。同年,子母辣系列产品在第五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银奖”,德苴子母辣、椒粉、泡辣子、蘸水辣、鲜椒粉、德苴干辣椒6个系列产品,顺利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2010年,全乡种植辣椒5032亩,实现产值1006万元。蚕桑产业:积极应对市场蚕茧价格的急剧波动,全乡6000亩的桑园基地得到巩固,为“十二五”打造蚕桑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金宝山矿业开发有序推进

    2007年4月,县委、县政府成功引进了云南云宝铂钯矿业有限公司对我乡金宝山铂钯矿进行开发,三年以来,我乡倾心尽力,抽调精干人员派驻常驻工作组,积极开展矿区开发协调工作。截止2010年,企业共完成投资1.7亿元,完成征地1975.71亩,完成矿区公路建设8.8公里,完成云宝公司办公用房建设2072.16平方米,开挖矿洞4个,开拓平巷11.27公里、斜井0.26公里、综合竖井0.36公里、坑内钻井2.12公里。实施完成了总投资480万元的老米郎水库改扩建和43万元的配套引水工程,确保了矿业开发生产生活用水,解决了受益区近80%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现已完成尾矿库建设规划踏勘工作,正在进行冶炼厂建设。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

    “十一五”期间,按照“866”要求,我乡先后实施完成了青云、青丰、太平、金星、新和、多依、团山、德苴、小里、李丰10个行政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户“8个有”,行政村“6个有”和自然村“6个有”的建设目标,并顺利通过了州、县考核验收。多依、新和、德苴三个村在全县检查验收中名列前茅,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并打造了一批典型和亮点。其余1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规划建设任务,项目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户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六)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一是强化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和运用,科技与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紧密结合,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二是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两基”工作得到巩固和提高,“两全”进程全面推进,学校办学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三是卫生医疗服务逐步改善,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参合率逐年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率达100%,“三为主”成果进一步巩固,“三结合”进程进一步推进,“奖优免补”得到全面落实。五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以内。五是民政优抚工作全面落实,灾民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六是通讯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全乡通讯覆盖率达90%。七是劳务输出工作卓有成效,全乡累计完成劳务输出8388人次。八是认真抓实“四五”、“五五”普法工作,公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各种犯罪现象明显下降,平安德苴集中创建卓有成效,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九是狠抓安全生产,强化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抗旱救灾成效显著

    2009年入秋以来,我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秋、冬、春、夏四季连旱。自2009年8月27日起至2010年7月中旬长达近一年的时间无有效降雨,春、夏农业生产的黄金时节,间歇式降雨不足20毫米,库塘蓄水总量仅为2009年的18%。造成了49011亩小春农作物灭产,占总播种面积的92%;导致21988人、22716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分别占90.1%、90.3%。直接经济损失3254万元。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秋季欠收,小春灭产;水源枯竭,饮水困难;吃粮紧张,生产无望;干部焦虑,民心不安。

    灾情发生后,我乡在中央和省、州、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援助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领导作表率、基层树形象、党员当先锋、上下一盘棋,团结和带领全乡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调动一切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勇战旱魔。

    抗旱促春耕期间,全乡共争取各类抗旱救灾资金667.84万元,完成水窖人工蓄水16743件、25.9万方,新建抗旱井819口,新建人畜饮水工程60件,新建“共产党员爱心水窖”164件,“共青团爱心水窖”85件,维修小坝塘18件,完成塘子花渔洞提水一期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52万元,比2009年增长50%。接受捐赠并发放矿泉水1164吨、发放大米178.57吨,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饮水、吃饭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098人。完成烤烟大田移栽13100亩,占计划数的100%。完成包谷播种18153亩,占计划数的100%。完成水稻移栽722亩,占计划数的34%。完成无水移栽农田水改旱1402亩,完成晚秋播种6000亩。完成粮食总产832万公斤,完成烟叶收购172.5万公斤,兑付烟农烟叶款1934.78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0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本级财政收入598万元,旱灾损失降到了最低,受灾群众基本渡过大旱难关。

    (八)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五年来,我们以建设人民群众满意政府为目标,切实加强政府班子自身建设。工作中紧紧依托“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的深入实践、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坚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和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坚持健全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坚持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队伍。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各位代表,“十一五”期间,是我乡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乡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五年。是我乡困难最多、成绩最好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乡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乡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整体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实现民主科学决策,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推进改革与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把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六是必须始终坚持走支柱产业为主,特色产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充分发掘现有的发展条件,努力挖掘发展潜力,巩固好支柱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我们克难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展望“十二五”,我们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发展后劲不足。具体表现在:交通上,存在进得来出不去、通而不畅的状况,入乡油路已投入使用,但通祥云、连南涧的公路不畅,接南华公路不通,乡内公路路面等级低、通畅能力弱;农田水利上,陡坡地居多,干旱缺水地多,平缓地少,可用水源少,可灌溉水田少,基础设施差,不能有效配套;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上,学无功能齐全好学校,文化体育无场所,就医环境条件差。二是地处交通死角,发展区位极差。具体表现在:农无企业龙头带动,工无企业入驻推动,商无交易市场搞活,信息闭塞,流通不活,自给自足,发展缓慢;三是当地人文思想相对落后,各类技术人才奇缺。四是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足,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务实,履职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群众意识相对落后,思发展、谋发展的精神不足,敢想、敢闯、敢干劲头不足。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工作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乡筑牢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是我乡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大好时期,是我乡从农业经济向矿业服务业经济转型的机遇期。做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继续打牢基础,增强后劲,培植产业,建立支柱,坚持科教兴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思路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加快发展为中心,突出抓好基础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重点,发挥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四大优势,培植和壮大烤烟、核桃、畜牧、矿冶服务四大产业,做精辣椒、蚕桑、葡萄三个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集市繁荣、生态改善五个突破,着力打造烤烟强乡、辣椒名乡、铂钯之乡。”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本级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0%以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人;全乡总人口控制在25100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以内。

    (三)经济布局

    “十二五”期间,在经济发展布局上,立足于建设金宝山矿业经济区、南片现代烟草农业区、中片生猪肉牛规模养殖区、两山核桃产业发展带、低热河谷辣椒葡萄发展带的“三区两带”发展格局。努力打造“金山商贸活,南片烟草茂,中片猪牛肥,北片青山秀,两山干果香,低热河谷红”的山乡德苴发展新景象。金宝山矿业经济区。充分利用金宝山丰富的矿产资源,紧紧依托云宝公司对金宝山铂钯矿的开发,积极发展以交通运输、商饮服务、矿山旅游为主的矿冶服务业,以“中国第一大铂钯金矿”为品牌,重点发展一个集市(邑郎街)、一批商户(发展300户个体工商户,其中:运输户150户、商饮服务业150户),一片景区(金宝山旅游景区:即观一座金山、赶一条山街、看一列铂钯采选流程展馆)。走依矿建市,以市促商,以旅活商,以商带农的发展路子,把金宝山片区建成德苴境内经济最活跃,市场最繁荣,旅游最发达,富有金山特色的经济开放新区域。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商业年经济总收入1000万元以上,税收年收入100万元。着力打造“铂钯之乡”的品牌。南片现代烟草农业区。充分利用南山广阔、肥沃的土地资源和优良的烟叶生长气候条件,突出以金星、邑郎、新和、多依、小里、岔河6个村委会为主体,其他7个村委会适度种植,在全乡建设30000亩标准化基本烟田,年种植烤烟不少于15000亩,在德苴南山建成全县、全州,乃至全省具有山区特色的万亩现代烟草农业区。力争烟叶总产值、烟叶税收年均递增5%以上,到2015年,烟叶总产值达5000万元,烟叶税收达800万元,努力实现“烤烟大乡”向“烤烟强乡”转变。中片生猪肉牛养殖区。充分利用中片粮、饲资源充足,交通便利、气候适宜的有利条件,集中在德苴、团山、塘子、多依、小里、岔河6个村委会发展生猪、肉牛养殖示范村、示范户,其他7个村委会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努力建设全县“生猪养殖基地乡”、“肉牛养殖示范乡”。“十二五”期间,力争在6个示范村发展3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户50户,5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户50户。五年内年增加出栏肥猪4000头、出栏肉牛500头。到2015年,全乡年出栏生猪40000头、出栏肉牛5000头,实现畜牧业产值5000万元。南北两山核桃产业发展带。充分发挥德苴两山山宽地广的优势,在南北两山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以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为核桃种植带,重点在南北两山青云、青丰、太平、金星、邑郎、新和、多依村委会发展7个万亩核桃村,其他6个村委会适宜区种植核桃30000亩,在全乡形成“南北两山干果香”的经济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乡建成100000亩核桃基地,实现产值2000万元,努力把核桃产业建设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低热河谷辣椒葡萄发展带。“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在德苴、团山、塘子、岔河、李丰5个村委会的河谷地区发展5000亩辣椒基地和1000亩葡萄基地,以建设德苴“河谷红”特色产品发展带。辣子产业:充分利用德苴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德苴辣子“辣中有香、香中有辣”的优质品牌,力争到2015年使辣子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努力把德苴真正建设成为“辣椒名乡”。 葡萄产业:以建设德苴“千亩葡萄园”为目标,以德苴、团山500亩葡萄基地为龙头,利用2-3年的时间,在德苴、团山、塘子、岔河、李丰5个村委会的河谷地区发展葡萄种植1000亩,到2015年,实现葡萄业产值2000万元。

    (四)重点建设

    “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国家投资导向,重点争取并实施塘子至南华罗武庄州际县外公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德苴集镇交通死角问题。力争每年完成1件水库灌溉干渠除险加固工程、1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件烟水管网配套工程、1-2条公路建设项目、1-2个整村、整乡推进项目、1-2所学校建设、1000亩土地整理和2000人饮水工程。五年完成各类项目总投资2亿元,每年完成投资4000万元以上。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州“十二五”期间将加大“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的机遇,结合乡情科学编制各村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整村规划,重点做好“五小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地改造、人畜饮水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四个方面的项目争取、立项和实施工作,力争五年内彻底改善我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局面,不断增强山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好团结水库的扩容工程;完成好海尾巴水库、小坡水库、红旗水库三个“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好德苴、岔河两村的“五小水利”工程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争取立项并实施其它11个行政村的“五小水利”工程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争取立项并实施26座,总投资983万元的小坝塘的防渗、加固、清淤、扩容工程;争取立项实施30座,总投资840万元的小型灌排抽水站工程及6000件总投资1200万元的小水窖建设。基本农田地建设:以加大低产田地改造力度,推进山区梯地化和烟水管网配套建设为重点,实施完成好烟水整县推进片区开发项目;争取实施好德苴、团山3400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人畜饮水工程:争取立项实施全乡集市的集镇供水工程,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全乡109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困难。争取立项并实施一街河和塘子、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争取立项并实施金星金宝山矿区生态治理工程项目。五年内,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每年完成1500万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弹石化”的目标,加大通达工程建设力度,努力形成“二横”(团山路、李丰—岔河—新和路)、“三纵”(金宝山路、德苴—罗武庄路、德青路)乡域骨干交通网络体系。五年内,争取立项并实施塘子至南华罗武庄州际县外公路新建项目;争取立项并实施德青路、塘子路、新和路、李丰路、岔河路弹石硬化工程建设;争取立项并实施金宝山公路的油路化建设。五年内,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000万元,每年完成800万元。

    扶贫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完成好总投资254万元的花鱼洞以工代赈片区治理项目,实施完成好总投资354万元的邑郎东升、洪水井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实施完成一批扶贫重点村项目。五年内,完成总投资5000万元,每年完成1000万元以上。

    (五)社会事业建设

    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抓发展、抓改革、抓管理、抓质量”为宗旨,以“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巩固‘两基’成果、力求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增加教育投入,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立项并实施岔河完小、李丰完小的综合教学楼建设,整校搬迁塘子完小,争取分批立项实施全乡15所学校的校舍安全项目和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卫生工作:要以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卫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善医疗基础条件;不断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依法管理,推进优质服务,“十二五”期间,全乡总人口控制在25100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以内。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好民政救助和优抚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问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及资产管理和审计监督;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开发、管理和监督力度;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文体工作:按照全县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目标,争取立项并实施乡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室建设项目,繁荣文化事业,日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项目的争取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活动机制和全民健身社会化组织网络,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其它工作:要强化科技措施的推广和普及,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普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农村劳动力的管理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争取立项并实施乡政府的搬迁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德苴敬老院的综合办公楼建设;争取立项并实施乡级机关3—5个站所建设项目;争取立项并实施70个自然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全乡五年完成总投资1000万元,每年完成200万元。争取立项并实施总投资1164万元的10kv及以下的提级改造和电网维护工程建设项目。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我乡巩固抗旱成果,恢复性生产之年,也是 “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坚定信心,团结拼搏,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坚决打好翻身战,力争将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恢复并超过2009年的发展水平,为全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本级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人;全乡总人口控制在24829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以内。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实项目建设

    切实坚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切实把项目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紧抓实。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着力抓好在建项目工程扫尾的同时,重点实施好四库、三路、一校、一区、二村11个建设项目。即:完成团结水库加坝防渗工程;完成牛街公路、李丰公路、岔河三条公路通达项目建设;完成德苴完小整体搬迁项目;完成花鱼洞以工代赈片区治理项目;完成德苴、岔河两村的“五小水利”工程重点村项目和一批“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两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与此同时,扎实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工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增强我乡可持续发展后劲。

    (二)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稳步发展烤烟产业。紧紧围绕全县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红大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县和综合性现代烟草行业示范县的目标,克服烤烟“两控”政策逐步趋严及品种调整所带来不利影响,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切实加大烤烟烘烤技术培训力度,强化十项科技措施推广,力争烟叶质量和整体生产水平有新的突破,实现烟叶总产值3400万元以上、烟叶税收560万元以上。二是做大核桃产业。充分发挥山多地广的资源优势,在南北两山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2011年新发展核桃面积10000亩以上。三是做实畜牧产业。以品种改良为基础,以培养养殖示范大户为依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养壮大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加快各类畜禽产品的流通,促进养殖业的发展。2011年,实现出栏肥猪30000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200万元。四是做精辣子产业。2011年,发展辣椒基地5000亩,发展订单1000亩,全面完成华瑞辣子食品有限公司的厂区扩建,企业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五是以建设10000亩标准化桑园为目标,在现有近6000亩桑园面积的基础上,着力加大补植补造、新植新造工作力度,加强桑园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桑叶生产能力和养蚕技术水平,力争养蚕规模达2000张。六是推进葡萄产业。加大世骐投资公司德苴、团山1000亩葡萄基地建设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年内建成基地700亩。

    (三)切实做好金宝山矿业开发协调服务工作

    要按照重视程度加大,工作力量加强,工作力度不减的原则,全力支持和配合好金宝山铂钯矿开发工作,努力完成杨家村易地搬迁扫尾工程、尾矿库建设用地协调、高压输电线架设等协调工作,切实加快金宝山矿业开发的进程。

    (四)切实加快集市建设步伐

    按照建设规划,2011年重点完成邑郎街各个片区土地租赁、收储、征转等手续,完成部分小宗土地拍卖并投入建设,同时完成中心街道硬化。并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创新投资机制等方式完成集市饮水工程、环境治污治染工程等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市场设施条件,规范市场经营,活跃市场经济。全面完成德苴集市规划修编、土地控制等基础性工作,尽最大可能投入黄家坝新区街道规划建设。

    (五)切实加大中低产林改造力度

    切实巩固和完善集体林权改革成果,充分发挥德苴林业资源优势,精心制定中低产林改造和林业发展两个规划,搞活林权流转、抵押机制,着力加强以核桃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力争在年内完成500亩以上示范基地建设。

    (六)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和资源利用率为出发点,以实施村庄规划为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通过产业支持、信贷支持、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民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七)切实抓好社会事业建设

    坚持把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则,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好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扶持政策,完善教育激励机制,召开好一次全乡教育表彰大会,全面提升我乡教育教学水平。卫生工作: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卫生医疗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一体化管理制度,配齐配强乡村医疗队伍,强化管理和监督,使乡村卫生机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计生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一条例”,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继续确保100%的计划生育率;落实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切实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搞好救灾救济、民政救助和优扶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生活难”问题。实施好德苴敬老院建设项目。文体工作:要实施好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积极开展好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建设:要扎实推进“先进平安乡镇”建设,进一步提升创建成果。要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落实信访责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纠纷调处、权益保障、分类救济的渠道,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要着力解决长期以来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依法及时处理治安热难点问题,坚决取缔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契机,深入推进效能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全面总结抗旱救灾取得的经验,切实发扬“以身作则、艰苦奋斗,齐心协力、敬业奉献,依靠群众、为民谋福”的抗旱救灾精神。一是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努力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众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信息查询便捷化、多样化,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二是进一步抓实各项工作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上;用在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上;用在检查现行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工作督查力度,树立典型,切实解决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等突出问题,加大领导干部问责力度,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做到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评价,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科学,奖优罚劣。三是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促进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乡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注重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的联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责任制、过错追究制、评议考核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四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筑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各级干部的行政行为,增强自律意识;严格执行财务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招投标、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三项制度”,不履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赋予的职责或推诿扯皮等行政不作为,造成工作被动或失误等行政过错的人员予以责任追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成就,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按照既定的思路,沿着富民强乡的目标,抢抓机遇,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打好基础,为建设繁荣富强、平安和谐的新德苴而努力奋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