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淌水白崖城景区于2022年9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云南省弥渡县红岩镇大营村委会古城村与化城村之间,海拔高程约1770米,距大理市45公里,处于大理1小时交通圈层内;距弥渡县县城15公里,红岩镇人民政府3公里,村委会1公里。距离祥云高铁站25公里,距离楚大高速24公里,距离祥临公路21公里,距离弥巍公路17公里,对外交通便利。景区规划面积7.96平方公里,东至王官营村交界,南至化城村,西至谷女寺,北至古城村北引水沟。景区内分布着白崖旧城、新城、非遗传习所、白崖剧场、、彩云书院、谷女寺、谷女溪、龙竹林、谷女寺(含天柱摩崖石刻)等三十多个人文及自然景观。
(白崖城景区全景图)
寺名谷女古城西林木葱茏一望迷
景区内有一古刹,建于唐重修于明,传原为白王避暑宫,名谷女寺。传唐时有牧猪少女高娘骑白猪化象升天而建寺,称之为高娘寺,又因寺北龙泉眼曾淌出过谷米的传说,又叫谷米寺。高娘骑白猪化象传说记载于《滇系.杂载》:白崖有女,名高娘,已经十三岁了但不会说话,她的哥哥在外征战三个多月,音信全无。有一日此女忽然告诉嫂嫂她的哥哥缺粮食,家人一边高兴高娘开口说话,一边猜疑高娘的话。因此家人戏谑地说,那你送衣服粮食给你哥哥去。高娘高兴地带着粮食、衣服,在磐石下入水涧而去,家人找不到她。待她哥哥凯旋而归,家人获悉事情是真的。然而高娘骑着白猪,化为象,腾空而去。
(谷女寺)
山光树色共逢迎休息时闻鸟语轻
地隔喧闻风习习天开玄窍水涓涓
谷女寺龙潭边有三块石刻,即少峰书的“濯缨”、“振衣”和李材书的“天开玄窍”。“濯缨”、“振衣”源于《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振衣,抖衣去尘,整衣。濯缨,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龙潭水恰如一面镜子,来往官商人、过客要常振衣冠,洗涤内心,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己的修养。尤其是对为官之人规劝,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把修身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起点。“天开”一词出于《史记·魏世家》:“以是始赏,天开之矣。”指受天地自然的启发。“玄窍”,指自然的诀窍。如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国子监松》引曹代萧诗:“问君何乃尔?劲节得玄窍。”实则李材倡导人们要以“修身为本”,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理”,并非格物致知。当你秉持天地浩然正气,故人心要择善而从之,那内心也将会得到精髓或顿悟。
(谷女花海)
(天开玄窍石刻)
山下青山一径通半听流泉半听鸡
沿着到谷女寺的游步道走一遭或顺着古城老村子到村后土主庙旁的大青树下乘凉小憩。你总会发现竹林与树木争翠,溪水在脚下逗留与嬉戏,鸟在上空盘旋高歌,鸟声与溪流相和,树色与溪流映辉。草丛里的鸡见游人会起舞唱和,无躲藏之意。村内的巷道犬吠声时隐时现。在早晨或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农家可口的饭菜飘香四溢。鼻子总会未受邀请,却先至农家做客。
临溪一监频回首烟景依稀羡古城
白崖
《蛮书.卷五》:白崖城在勃弄川,天宝中附于忠、城、阳等五州之城也。依山为城,高十丈,四面皆引水环流,惟开南北西门。南隅是旧城,周回二里。东北隅新城,大历七年阁罗风新建也。周回四里。城北门外有慈竹丛,大如人胫,高百尺余。城内有阁罗凤所造大厅,修廊曲庑,厅后院橙枳青翠,俯临北墉。旧城内有池方三百余步,池中有楼舍,云贮甲仗。
有时若便尘缘净即此闲居枕月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这个故乡也许是你生活过十几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地方,也是它是另一个虽然没有生你养你,但能满足你对生活的种种渴望与需求,能够纯净你的灵魂、安放你的乡愁的地方。也许白崖城景区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