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弥渡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我县晴间多云,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4℃,森林火险气象风险等级3级。(2024年4月24日16时弥渡县气象台发布) 2024-04-24 16:44:00
  • 索引号: 015243996/2020-09485
  • 发布机构: 县教育体育局
  • 成文日期: 2019-03-17
  • 体裁: 报告

弥渡县2018年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9-04-02 00:00
来源:县教育体育局
【打印文本】
分享到:

弥渡县2018年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号)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编制和发布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8151号)要求,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和大理州教育局的安排,现将弥渡县2018年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弥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立于20085月,由弥渡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弥渡县职业高级中学整合而成,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合署办公的管理模式。弥渡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于19809月,校园面积约10亩,199811月晋升为云南省二级教师进修学校,主要从事教师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教法过关培训等工作。弥渡县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于198310月,原名为弥渡县农业技术学校,1986年更名为弥渡县职业技术学校,19941月更名为弥渡县职业高级中学,201010月晋升为省部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7人,专任教师93人,有30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学生1419人。中职函授生234人,生师比为14.62%。学校占地面积5.33万平方米,现有教学及实训实作大楼一幢,学生宿舍楼二幢,学生食堂一幢,建筑总面积达26505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现有780.4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其中有计算机273台、多媒体教室32间、缝纫实训室1间、茶艺室1间、汽修实训室7间、电工电子实训室5间、机械实训室1间、烹饪实训室1间、微机室4间、客房服务实训室1间、餐饮实训室1间、音乐教室1间、电算化会计实训室1;有图书14791册,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化建设,基本建成电气技术类、商贸与旅游类、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四大专业群,其中,重点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电算化会计、烹饪、电子电工、酒店服务与管理高铁乘务为骨干专业,生均实训实习工位284个。

弥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坚持科教兴农,为脱贫致富服务、为弥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学思想,以“坚持农科教结合、产教结合、长短结合,面向农业、服务农村、致富农民”为办学方向。以“自强不息,立德树人”为校训,以“尚德、习能、求实、创新”为校风,同时把“以德立范、以身立教、以学立识、以技立业”作为学校教师的教风和把“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学技能”作为学校学生的学风,开启了学校教育教学规范管理的新航程。

二、改革创新、提升质量

(一)专业动态调整

2018年学校专业结构基本不变,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专业化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分别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算化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烹饪、电子商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高铁乘务等专业,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电算化会计、烹饪、电子电工、酒店服务与管理、高铁乘务为骨干专业。县职业学校的专业调整符合学校的整体专业布局;专业调整符合本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可持续需求。

(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面向技能型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实行2+1育人模式。实行学生入学后的第12学年在学校完成专业和文化课程理论学习,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第3学年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二是面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实践“三校生”高考工作,“三校生”高考班已开设经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教育、医学、电子电工、农学、烹饪、建筑等九个专业,高考上线率一直位居全州前列,向省内外各高职院校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做到了升学、就业双赢。

2.不断加强课程优化。学校逐步建立适应专业特点的公共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满足学生就业、创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学业成绩考核制度。一是调整课时比例,针对专业技能的发展变化,适当减少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比例,增加专业课尤其是实训课的课时比例,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50%左右,实现 “中等职业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目标。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在顶岗实习前的两学年中增加学生业余爱好课程,促使学生在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多方面得到共同发展;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设茶艺、缝纫、美术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成立音乐、美术、体育、书画等兴趣小组,建设选修课程体系。

3.结合实际选用教材。学校根据国家和省颁布的教学指导方案,基础文化课均选用国家统一教材,同时加强德育方面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制定,如每周一进行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校本教材。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以师德师风建设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抓手,通过专题培训、评聘、考核等多种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建立了教师师徒结对培养机制,对新入职教师实施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5.完善实作实训设施。近两年,学校又投资了160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建成了现代化多媒体室,完善了数字化校园网和教学资源库,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网络化教学。

(三)注重教师培养培训

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把教务处和教科室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年度为单位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培训”等多项培训,提升学校教师业务素养,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逐步实现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方向转变。

(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县职教中心制定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重点、细化管理要素、更新管理理念,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同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学过程督查,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等情况,并进行评估指导,开展自评、互评,制定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和学生成绩的唯一依据,对教学质量检测的结果,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了解教学情况,督查指导教师的教学。

(五)以德树人、以德育人

1.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生安全、纪律、卫生、违纪处分等管理制度,形成政教处主抓,校团委、学生会、班主任、全校值班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教育管理格局;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开设德育课程,开足课时;认真抓好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坚持开好每周两节的主题班会课;坚持开展每周星期一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千人诵读《弟子规》活动和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后的集会制度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法治观念,安全意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2.开展文明风采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珍爱生命 抗拒艾滋”、扫黑除恶等签名仪式教育活动;开展文明礼貌教育,在全校师生中提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召开文明礼貌主题班会、充分利用学校橱窗,加强文明礼貌的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到校外、到社区参加卫生保洁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给老人洗脚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3.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广播站、礼仪队、志愿者协会、篮球社、龙狮队、音乐社、跆拳道协会、吉他社等学生社团活动正常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运动会,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武术操比赛、各专业技能大赛、服务礼仪操大赛、书画摄影手工大赛、体育赛事等各种比赛活动,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增强了凝聚力。

4.重视团组织建设,发挥团员带头作用。学校学生会、卫生部、纪检部、文艺部、体育部、生活部、秘书处等相关部门,在团委指导下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近年来,学校团委充分发挥团校阵地作用,稳步实现学校团组织建设,学校团组织先后被上级团组织评为“大理州五四红旗团总支”、“弥渡县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六)抓实党建、促进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弥渡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积极推进“双培养”工程(即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为“双师型”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中的先进分子培养发展成为党员),支部党员实行“1+x”结对校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帮扶活动,把党的思想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把党的组织建设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把党的制度建设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结合。在党建工作的引领带动下,明确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把党支部分别建在年级部之上,领导各年级开展各项工作,学校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20183月,学校被大理州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党建工作示范学校。

(七)注重学生素质培养

学校坚持“尚德、习能、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学技能”的学风,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坚持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开齐开足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训实作课,认真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课素质和专业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及就业意向,结合社会人才需求,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确保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学校毕业的学生中,已有少部分学生在县内外自主成功创业,为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8年学校共有279人统一组织就业,就业率达到98.20%,对口就业率达到98%。学生初次就业起薪达到4000元左右,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8%

(八)加强校企合作

县职教中心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文件精神,制定了《弥渡县职业高级中学实习就业管理制度》,选择了北京、武汉、福州、厦门等地的多家企业、省内的宝鼎盛5S店、县内的6家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并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各实习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学生实习需要。成立了实习就业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好学生实习工作,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完成工作小结;校长经常听取招生就业处汇报工作,并布置下一阶段工作,协调解决实习、就业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每年的十二月份完成就业档案装订工作;认真落实职业指导计划,每个专业在学生实习之前,完成《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与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招生就业处和企业人事部门共同制定学生实习培训计划,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组织好家长会,学生与家长共同签签订学生实习合同;驻厂教师认真填写学生生产实习巡视记录表,做到档案齐全,查阅方便,上报及时,符合各项检查要求,校长负责考核招生就业处的实习、就业工作,及时解决实习、就业处工作中的困难,宏观调控、指导实习就业工作。

三、政府引领、部门重视

弥渡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弥渡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教育、科技、财政、人社、农业、国土、扶贫办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弥渡县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每年召开1-2次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我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协同推进我县职业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重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将职业教育学生招生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乡(镇)的考核指标。

职业教育经费得到保障。按照弥渡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县本级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弥政发[2013]41号)确定的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比例“教育收费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收入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支出按规定核拨,教育收费成本性支出按100%给予安排”。2018年,中央和省下拨我校免学费补助资金277.16万元,云南省下拨我县省级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51.82万元(其中特聘教师经费16.5万元,职业技能竞赛2.44万元,其它32.88万元),下拨县职中省政府奖学金3人共1.2万元。

四、社会效益

我县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多元化办学、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亲情化服务”的办学模式,注重学校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秉持客户思维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做精做强、办出特色。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助推脱贫攻坚,开展了对外技术服务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进行了以种植和养殖等为培训内容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18年度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282人次,教师培训212人次,职业技能鉴定764人次。对贫困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克服自卑心理,立志成才,做生活的强者,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弥渡县职教中心与弥渡县新街镇西庄村委会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对口支援及帮扶工作,对贫困户进行种养殖技术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帮助他们尽早脱贫致富;对在县职中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免收住宿费140/年。

五、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一是学校实训设备有待改善。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实训实作的需要,阻碍和限制了学校的专业发展。二是学校职工的编制不足,专业教师紧缺,缺少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外聘教师聘请难度大,外聘教师专项资金有限,难以聘请到有技术、动手能力强的师傅。三是学校资金紧缺,上级下拨的资金使用难度大,学校的预算外资金难以灵活使用,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二)改进措施:一是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合理配置实训、实作设施设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办学模式,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解决设备不足问题。二是要合理配置教职工编制,并通过招考专业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及争取省、州职业院校的结对帮扶等措施来解决我校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及协调资金的使用政策,来解决学校的实际困难。

2019317

附件:典型案例

“抓实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必须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才能使培训转移工作做到扎实有序、卓有成效。弥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中共弥渡县委、弥渡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得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扶贫办及县教育局的支持下,主动而为,扎实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县职教中心以“五项举措”为抓手,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一)摸清底数,积极宣传,扎实工作

学校与全县各乡镇扶贫办一起积极进行招生宣传和学员信息采集工作。在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充分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好就业培训基地。每一期都按照要求加强教师、学员、财务、卫生、安全的管理,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学校利用我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严格执行相关工种的培训计划、大纲、教材的要求及考核鉴定,开展招生、培训就业安置工作,并由学校相应部门做好安置就业和跟踪服务工作。

(二)培训工作安排具体、规范有序

按照培训计划开展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在各期培训的教学中,要求授课教师按知识要求和技能组织教学,在基本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眼于技能操作,结合专业特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分期分批组织电工培训、保育员培训282人,计算机操作培训、重楼种植培训、家政服务员培训、农家菜烹饪培训1638人,考核合格发证率100%

(三)培训涵盖范围广、工种多

今年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涉及全县六镇二乡,培训范围广,参与培训的群众多。通过培训提高了群众的务工技能,种植、养殖技能及生活质量,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四)突出重点,实用实效

一是突出了实用性,为弥渡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农民增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二是突出了实效性,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产业化,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部门协作,攻坚克难

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思想,争取得到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共同为脱贫攻坚服务,为弥渡经济发展服务,找准差距、正视不足,结合我县农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搞好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共同助力脱贫攻坚。一年来,举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资格证书)282人,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1638人,截至20181228日,本年度共举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资格证书)6期,培训学员282人,考核合格发证率93.97%,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26期,培训学员1638人,考核合格发证率96.58%,并圆满转移就近安置就业1920人。

通过培训,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获得了幸福感和自豪感,同时为弥渡县2019年高质量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