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卿(1894—1976.6),男,鹤庆县彭屯人,名中医。国卿出身于一个医生家庭,自幼记忆超人,勤奋好学,在父亲行医环境熏陶中,14岁高小毕业时,对医术已了解甚多,进而能亲手开方治病。先后在鹤庆、昆明等地行医。
1950年移居弥城镇,1956年首批加入弥城联合诊所,被选为副所长,1959年到昆明中医学校首届师资学习班学习6个月,经考试合格,调大理卫校任讲师,1961年被选为大理州人大代表,同年转回弥渡,分配到弥渡县人民医院工作。国卿从医,多遵《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叶天士《温病论》并融以李东垣《脾胃论》、刘完素《补火论》、朱舟溪《补阴论》、张子和《攻破论》等学说,取各家之长,形成系统的理论,进行教学、育女、治病。国卿认为,望、闻、问、切是判病之要领,若能分清表、里、阴、阳、虚、实、寒、热八候,认清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加之熟记一脉一病,明白三阴三阳和冲、任、督、带诸脉的起止,加记陷胸、结胸诸症和救逆辩证之法,那么,在治病中决无误治。在变病中如能确切分清真寒似假热、真热似假寒,可汗下与不可汗下各脉之要点。用药适宜,则到处可以治病救人。1951年,患者杨桂英,女,51岁,周身酸痛七八日,又加感冒、胸闷而烦,喘咳加剧,两足拘急,不能曲伸,前医投以多剂除风解表药,但效果不大,经国卿诊断认为“此乃肺脾病”。投以小续命汤加减,服一剂后,喘、满、烦皆退,再进一剂则告痊愈。前医询其理,国卿说:《金匮要略》云:久病肺脾后而感于邪,可见胸满喘咳之症,是邪内传入肺,称肺脾病也。久病后骨脾复感于邪,而见腹胀蹭足挛急不能曲伸也。
国卿从医数十载,治愈病者万计,被人誉为“大国手彭国卿”医师。1976年6月病逝,终年83岁。其女彭惠珍,得其父家传,承其医业亦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