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1895—1975),男,彝族,弥渡县寅街乡多祜人。彝族中草药名医。李桐出生在海拔2632米的高寒贫瘠山区多祜一个彝族贫苦农民家里,在7兄妹中排行第五。全家仅有3间茅屋,1.3亩耕地,靠种养子为生,李桐小小的就帮人放羊。李桐深感彝家山寨缺医少药的痛苦,对山中的药物、产地、性能十分留心。虚心向邻近医生讨教药方、药剂,20岁后,他一边砍柴卖炭盘山地,一边为跌伤扭伤者治疗。开始了半农半医的生涯。和李桐奋力拼搏的结发伴侣李金凤,为人慈惠,除照料家务外,担负着为李医生采集药材的重担,是李的得力助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人民政府在三甲营、嘉会邑设医疗点,李桐担任点上医生,治愈许多筋伤骨折病人,许多病人常常是由“别人抬进来,自己走回去”。李桐医术精湛,诊疗认真,医德高尚。1959年,五一公社(即现在的寅街乡)卫生所请李到所收治伤痛病人。据《寅街卫生所住院病人情况登记表》载,仅1967年1月至1975年3月3日,骨科住院患者总数是2190人。其中痊愈936人,良好1248人,无效4人,抢救中死亡2人。病人来自四面八方,省内省外。四川渡口工程指挥部曹清波,双髁关节骨折,住院15天痊愈。309部队彭元普胸柱10、11、12脱位,住院17天痊愈。云南省石油公司焦书善第二腰椎骨折,并发瘫痪,亦诊疗痊愈。弥城诊所刘成明腰椎间盘脱出,经45天诊疗痊愈。祥云县王连珍左脚骨髓炎,下关一号信箱魏复兴半身瘫痪,经李医生诊疗后,也有好转。李桐思想开放,能接受新事物,治疗中把中西医结合起来,使医术得到充分发挥。1966年,南华县磨碑村的两夫妇,抱着一个10多天的婴儿求医,李医生一看,婴孩左股骨下头,右胫腓骨上头被切断,仅有筋皮连系着,李痛心地问道:“你们怎么搞的?”两夫妇惭愧地说:“我们受了封建迷信的毒害,把儿子视为“偷生鬼”,砍了他一刀,并把他挂在树上,谁知过了一天,这孩子竟没有死……。”李桐医生愤怒地说:“是我就不信迷信,有病找医生,快把孩子放好。”当即进行缝合诊疗,请西医打针消炎,经90天后,断脚终于被接活。大理六十医院、昆明中医研究所3次专访,拍片鉴定,高度赞扬李医生在断脚接活上创造了奇迹。《大理日报=》、《=云南日报》编发了新闻,楚雄州以此摄制了破除迷信的幻灯片。更令人愉快的是,这个婴孩未满两岁就能下地走路,长得又白又胖,没有什么后遗症。老医生热爱工农,对因工致伤者十分疼爱,深受工农拥戴。1976年,道班工人白素芬,不幸被翻斗车压断了脚,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决定截肢,家属不同意,转到寅街卫生所,医院见病者伤势很重,发高烧,生命垂危,不想收治。李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救人要紧,还考虑什么名誉。”并立即进行清洗、复位、包扎,经3个月治疗,白素芬能走路出院,她流着激动的热泪说:“是老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巍山县福庆水库一石匠砸断了左腿,出院时需交药费120多元,而石匠家只凑到80多元,李桐说:“把我应收的40元手术费免了。”患者感动得泪水夺眶而出。1972年的一天,南涧一彝族农民背着一头放马被马踢伤,满脸血迹,气息微弱的小孩求医说:“经县医院检查,鼻梁被踢断,左眼骨踢塌,要我带200元到昆明做手术。山区人哪里找这么多钱……。”他未说完,只见老医生取来药酒,喂了两三滴,开始诊疗起来。老医生离开病房时,掏出钱和粮票送给小孩的父亲,叫他到食堂买饭吃。第二天,小孩清醒了,喊着要吃东西,李医生很高兴,拿来饼干、水果糖给小孩,小孩亲切地叫他“老老”。经一个月痊愈出院时,老医生一再嘱咐说:“阿老的乖乖,回去读书,要读书。”李桐高尚的医风医德,传遍民间。南涧县罗秋郑启仙给老医生的感谢信中说:人人说来个个提,要向大爹来学习,老爹今年七十几,治病救人最积极。弥渡出名好医生,上盖云南下盖省,桂花开放香十里,大爹事迹美名扬。李医生是不赞成动乱的,他最怕“红卫兵”,但在“文革”初期,老医生成了一个毛主席像章很多的人,人们知道送给他别的礼物是被他拒绝的,而送给他像章他就高兴地收下了,因为在这位彝族老人的心中毛主席最好,最亲。早在1957年10月,他在一份意见书中写道:今天“我们少数民族和各民族一样平等,读书的人多了,有的参加了国家工作,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我们要永远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决拥护政府法令”,“我代表广大彝族群众,感谢党和毛主席的恩情,祝福共产党、人民政府万岁!”李桐曾多次当选为弥渡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协委员,他十分珍爱民族平等和睦团结。向老医生学习医技的人很多,60年代有儿子李鸿泰、白春藻、李友兰。70年代有杨建贵、段亚芹,还有昆明冶炼厂医师杨树俊、护士杨丽辉。1970年春,昆明军区总医院派出专车,接老医生前往抢救峨山地震中受伤的灾民,77岁高龄的老医生到达的第一天,就包扎了60多名伤员,抢救治伤结束后,部队医院派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